Sunday, September 18, 2016

成家之时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張尤蕊 2016.09.17



2012年,我们毅然决定筑巢17楼高。那是不到800平方尺的老公寓小单位。等到公寓简单装修好后,我们即开始了二人生活。其实,除了两间浴室换了全新的瓷砖和马桶,亲自刷的米白色墙漆,其他的也没做多大更动;家具不多,电器用品不多,额外摆设不多,花费自然就少。

虽然如此,当初为了添置家居用品,我连续3个月不曾买过一件新衣服,连折扣单品也没有,我的购物欲被压抑得变形后又再变回原形。月底领了薪水首先买阳台落地玻璃窗的深褐色帘子,下个月接着买同样是深褐色的折扣价地毯,然后才轮到厨房用具和其他摆设。即便是养在阳台上的花花草草都是每月光顾园艺店一株一株地搬回家来,时间久了,再移植或分盆,越养越多。

本来以为我们夫妻二人都不适合在拥挤的城市生活,婚后几年都在想总有一天要搬离城市。然而,世间上的事总与愿违,在城市的工作一直放不下,也许往后都得与这座城市唇齿相依也说不定,那么我们唯有调适自己。

我认为家里必需有个适合阅读的地方,若觉得疲惫,想要躲起来也很妥当的地方;除了读书、看杂志,喝咖啡或写文章也行。于是我们买了可以摆下几个书架的房子,仍旧是亲手刷的漆,从采购家具到摆设,凡是能亲力亲为的便不假手他人。对于打理一间房子,有了上次的经验便不觉手忙脚乱;但是对于打理一个家,料想我们下半辈子都会在路上摸索的。

在小公寓的最后一个月,即使我有多么不舍,许多东西其实无法装箱带走,比如那可以俯瞰城市夜景的阳台花园,还有那听得见归人跫音的小小厨房,我们竟朝夕相处了四年。我想说,家中一切并非原来就有个模样,一草一木都是我们这几年来用心经营的结果。接下来的日子,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扎营,都会记得我们家最初的样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