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8, 2017

塘鲺与罗非鱼

 中国报/副刊·诸家:張尤蕊 2017.04.26

外子的老家门前有几口池塘,池塘里常年混养着肥大的塘鲺与罗非鱼。养鱼养了一辈子的公公说罗非鱼一般在塘中央活动,而塘鲺则盘踞池塘深处,两者毗邻而居,算是相安无事。

池塘里养的鱼,除了供自家食用,公公也会一桶一桶地用摩多车送到附近巴刹去卖。公公每天养鱼卖鱼,除了农历新年会给自己放几天假,他一个星期工作七天,没有周休。他说帮衬了几十年的老顾客都喜欢“游水”的鱼鲜,所以他自己不休假,每天为老顾客准备活鱼,等他们自己先挑好鱼,再现场替他们将鱼宰杀。

我在他们家吃过的最喜欢的一道料理是塘鲺黑豆汤,大多是公公亲手熬煮的,据说喝了可以活血补气、祛风驱寒。塘鲺黑豆汤的做法不难,首先将塘鲺剖腹清除内脏,然后去骨取肉,再下锅油炸,最后将黑豆、生姜和红枣置入汤锅里用慢火熬煮三刻钟。经过高温油炸的塘鲺已经大大减少了泥巴味,再加上大量生姜去腥,无论是鱼肉或汤汁都香气逼人。尤其是在寒冷的雨天,若能喝上一碗塘鲺黑豆汤,顿觉全身暖和,连晚上睡觉都不需盖被子。

罗非鱼也就是俗称的非洲鱼,是平民百姓饭桌上的一道家常菜。罗非鱼的肉质细嫩,非常适合清蒸,只要将蒜末与姜丝覆盖其上,加入适量的蚝油、麻油和生抽调味,大火蒸煮15分钟即可。除了清蒸,红烧跟糖醋的做法也都不错。无论是红烧或糖醋,必须先将鱼的两面煎至金黄色,然后再另煮酱汁淋在鱼身上。我习惯在煮酱汁时加入少许辣椒,微辣的味道会让人不小心吃下两碗白米饭,饱足一整天。

有的人不喜欢吃淡水鱼,嫌淡水鱼总是带有一股泥味。其实,饲养不带泥味的罗非鱼有其诀窍,一般将罗非鱼从池塘里捕捞起来之后,必需以干净水饲养两周,如此一来,罗非鱼身上的泥巴味道便会消除不少。

外子吃鱼总是留下许多鱼肉就丢弃,尤其是罗非鱼,兴许是认为自家出品,供应不绝,不懂珍惜。我小时候住在偏僻的乡下地方,无论是蔬果、肉类或鱼鲜都是从城里运输进来的。由于路途遥远,运输费用高,因此物价也较为昂贵。难得吃鱼,我们总是把一整条鱼吃得干干净净,不留半点鱼肉黏附在鱼骨之上,就像简单利落的漫画鱼骨图,就连两颗鱼眼珠都不放过。

渔农业都是看了教人心疼的苦差,无论养鱼种田都得顶着大太阳干活,公公一身黝黑的皮肤便是经年累月曝晒出来的。然而,对他而言,晒太阳是小事,有时候遇上鱼瘟,一夜醒来,池塘漂浮着成千上万的鱼尸,多月来的心血付诸流水,那才教人欲哭无泪。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盘中餐得来不易,但每次公事应酬,即使只有三几个人,却总要点一桌子的菜又吃不完,无论是主是客,我心里都感到愧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